企業內訓
接班人必備的7大特質
接班人必備的7大特質
1. 決策力與洞察力
一般對於這二個能力的定義為,決策力=自己決定事情的能力,洞察力=了解未來
的變化,大部份決策力與洞察力是相輔相成的。發揮決策力與洞察力的關鍵何在?
可以精準的掌握二種能力的關鍵點在於"掌握精度高的資訊及將該資訊與企業文化
價值或文化連結",例:松下電器(Panasonic)社長中村邦夫(Kunio Nakamura)
說,「企業就是追求經濟合理性的集團。」這就將企業的價值觀定義的非常清楚易懂。
2. 創意性與敏銳度
萊雅(L’OREAL)日本分公司前任CEO約翰山賽爾(Jochen Zaumseil)表示經理人
必須「永遠不斷出點子」,簡單來說,就是在擁有解決(how)問題的創意之前,形
成(what)課題的敏銳度也很重要,形成課題指的就是PDCA循環中的P,也就是計畫
(plan),P有兩個層面,一是課題是什麼(what),另一個是如何解決(how)。
形成課題的能力最好的訓練,就是平時的思考中,以「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角度
去思考不同的答案,與其對著眼前的資料苦思,不如出去走走、看看人,接受一些刺
激,某種意義來說,也是分清楚工作與放鬆的界線,往往可以從與工作毫無關係的談
話中找到答案。
3. 敏捷性與持續力
日本保谷公司(HOYA)的CEO鈴木洋(Hiroshi Suzuki)說,他希望的中階經理人
必須像是拋球經理人(juggler manager)具備街頭表演拋球的藝人一般的巧手,手
上同時是上拋很多個叫做工作的球,都不會掉到地上。
戴爾電腦(Dell)日本分公司社長濱田宏指出,他對經理人的要求是,看到數據或資
料可以立刻指出「這就是問題」,並且可以立刻召集相關人員解決問題的敏捷性。
4. 柔軟度與成長力
當今技術推陳出新的時代,工作能力的更新速度比以往快許多,如果領導者不率先學
習新的觀念與技術,是很容易被淘汰的,不論是科技、財會,各種技術都要學習新的
知識,持續成長。
柔軟度指的是不執著於過去的成功經驗,隨著時代變遷,學習新的經驗時有謙虛的精神
換句話說,就是變革能力。前任奇異(GE)副會長丹默曼(Dennis Dammerman)認為
真正優秀的領導者必須具備重複創造的能力,具有「否定昨日成功的勇氣,擁有承認當
今現實的覺悟」;也就是說,即使環境變了、現實變了、自己原先架構的世界觀也崩解
了,還是有勇氣具有面對新現實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好的領導者。
5. 多樣性與專業度
全球化除了跨國經驗之外,也表示多樣性,例如對於異文化的尊重、多元化的管理都是
其精神,可以接受多國籍、多樣的雇用方式、男女平權,多樣性才是「內化的全球化」
另一個是專長,以中階經理人來說,最重要的專長就是「現場力」(第一線的能力)。
根據日本旭化成電子材料(Asahi Kasei)社長蛭田史郎表示,他曾經看過一位經理人的
工作日誌,充分了解第一線的中階經理人如果被上司問及現場的問題時,如果回答「我
不是在第一線,所以不知道」的話,很容易被上司的經驗論取代,這麼一來就無法拿回
發言的主控權。但是,如果具有豐富的第一線經驗,就能告訴主管說,「現場是某某樣
子,我擁有這方面的資訊」,就能擁有發言的主控權,將「專業」發揮到極致。
6. 育才力與溝通力
松下電器中村社長表示,身為上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激勵員工,給員工活力。
在業績掛帥的時代,如果經理人只關心業績卻不關心員工,即便有好的業績,也不會維
持長久。溝通不僅只用於關心員工,同時也有助於找出接班候選人,例如會議中的討論
或是平常進行工作的過程,可以從中觀察哪些人具有潛力,給他們機會試試看,但並不
是放任而行,而是進入確認階段,培養他儘快獨當一面。
7. 自制力與道德感
當企業的社會責任被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泛指股東、員工、周邊居民等)廣為
認知時,企業不能將為股東追求利益視為企業唯一的責任,因為違反法令或侵害到利害
關係人的權益時,來自社會的制裁聲浪也會有增無減,因此,經理人行事必須遵守企業
倫理的規範。
另外,具有領導特質的人多具有極強的達成動機,但就像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踩油門的
同時也必須具有煞車能力,地產大王川普(Donald Trump)曾說,優秀的經理人共通的
特質就是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但具有專業卻沒有自制力的人也很多,因此,
自制力與規律更是一位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特質。
(撰文/文及元)